第七章 起居注的一天!-《北宋之无双国士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宋朝起居注一般还是会避免窥探君王私事,否则赵祯临幸韩虫儿之后,也不会专门拿走韩虫儿臂上的一个金镯子作为证明。

    所谓的韩虫儿事件其实就是仁宗死后,然后韩虫儿称她怀了仁宗的孩子,而韩虫儿被太后保护了起来,这让赵曙感觉到非常大的威胁,这也是英宗和太后之间矛盾的起源。

    欧阳辩自然不会对这些事情感兴趣,他很庆幸不需要去做这些事情,不然要听赵曙行房那就太悲催了。

    帝王有点自己的空间,起居注官也不用那么累。

    至于祭祀这些就是一些常规流程,自然有一套常规的记载方法,只需要按照常规流程记载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这些楷书郎都是熟练工,自然不需要欧阳辩操心太多。

    不过即便如此,第一天的打卡上班依然让欧阳辩感觉到十分的疲倦。

    他突然感觉还是做御史好啊。

    做御史,他每个月弹劾一个人,然后业绩就算是完成了,其他有什么需要监察的,他放手让监察御史里行去做就好了。

    做了这个起居注官,却好像是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了,感觉又回到了前世社畜的生涯。

    不过收获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一方面他的确学到了很多的东西,宋朝政事的处理可不仅仅是自由心证,它里面自然有一条逻辑存在,无论是采取什么方式,都会有一条逻辑链在起作用,不过有些看起来还算是务实,而有些看起来十分荒谬罢了。

    比如之前嘉佑六年时候,欧阳辩去处理园户事情的时候,涉及到茶法的废除与否,当时朝中大臣都在谈论,欧阳辩就听到了几个让他感觉十分荒谬的论点。

    比如欧阳修的好友刘敞,当时就反对废除茶法,他的理由是觉得废除茶法不方便。

    他认为,茶法官榷的时候,园户可以先从官方那里领到本钱,现在茶法要废除的话,却必须要向官府缴纳茶租,一个是领钱,一个是交钱,其中对茶户来说,是多么的不方便!

    欧阳辩当时一听就怀疑这个刘敞脑子有坑。

    这个是理由?

    茶叶官榷,园户领的本钱,但所挣的钱很少,一旦歉收,他们得倾家荡产去补差额。

    而废除官榷改为通商,园户,只要缴纳一些茶租,多卖的钱都是自己的,而且也不用去补什么差额,不会有倾家荡产的危险。

    关键是,朝廷在这期间,减少了支出,收到的茶租都是纯利润。

    这么一来园户和朝廷都受益了,但在刘敞看来,就是不方便。

    欧阳辩:……

    然而,欧阳辩怎么也没有想到父亲欧阳修也是脑残之一。

    欧阳修也反对废除茶法改通商,他的理由是官茶不讲究质量,但价格低廉,而通商之后的茶叶质量好,但却变贵了,所以最好不好改。

    欧阳辩:……

    官茶不讲究质量,价格低廉竟然成了优点?

    怪不得和刘敞是那么好的朋友呢。

    欧阳辩想了许久,想要理解他们的脑回路。

    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缺乏基本的经济学和数学训练。

    而欧阳辩这一天见到的韩琦、富弼都有类似的缺点,有时候的想法在他看来简直就是莫名其妙。

    其实不仅仅是这些,正统的士大夫比如苏轼、司马光等人都有这样的缺陷。

    他们真不懂这些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