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您想一想,全大康一共有一两万座的寺庙道观,每年才五千张度牒,平均下来两三座道观寺庙才能有一个名额,他们能不慌吗? 与其在之后五年和别人抢度牒份额,不如在今年还不限购的情况下,多多的购买一些,哪怕只是存着,也绝对划算啊!” 景和帝和赵寿听得颇为瞠目结舌。 可认真一想,柳铭淇说的这些,如果自己是僧尼道士,也一定会落入他的圈套。 这是阳谋! 摆在明面上的,但你又不得不跳进去! “铭淇,如果我们大康朝有商部,我就算打破太祖的禁令,也要让你来担当商部尚书!”景和帝又是赞赏又是欣慰的道,“朕这是何其有幸,太子又是何其有幸!” 他是感谢老天送了一个柳铭淇到身边,相当于送了一个财神爷。 前有在盐业上捞钱,后有在度牒上捞钱。 满朝文武都解决不了的事情,柳铭淇一个人就解决了两项。 特别是度牒这一项,涉及到了上千万两白银的收入,而且明年、后年乃至从今以后,每年都有数百万两银子的入账,这可是为以后都解决了大问题! 说起内库空虚,景和帝比任何人都要担心和忧愁。 国库还有多少存粮他晓得,内务府有多少他更知道。 本来寻常年景国库都会有剩余的,根本用不到内务府的钱。 但这些年灾害频发,不但是国库日益枯竭,连内务府都消耗了许多储蓄,手中没有足够的钱粮,皇帝都没办法安心呐! 在这种时候,忽然冒出一个反手就解决了问题,并且还开辟了一项不少财源的宗室少年,你说皇帝怎么会不高兴? 柳铭淇也才十六岁而已,比太子还小了十一岁,那么意思是太子一朝也都能借重柳铭淇的聪明才智,解决不少的难题! 所以皇帝才加了一个“太子何其有幸”。 “铭淇啊,你提出这么的好建议,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赏你了。”景和帝忽然又有些为难,“过年的时候我原本准备给你加一份俸禄,可这样一来,综合你的功劳,两三份都不够呀!” 别说两三份,二三十份我都能安稳的收下。 少年心中吐槽了一句,可嘴上还是说得很客气:“陛下您不用一下子奖励小臣我太多,我年龄这么小,长大了以后怎么办?难道要涨到比太子俸禄还要高?” 太子俸禄是亲王俸禄的十倍。 现在柳铭淇已经是世子三俸了,再这么涨下去,涨到太子的“岁俸银十万两,禄米十万斛”也不是不可能。 景和帝闻言微笑颌首:“也好,全都是我赏赐你了,以后等太子登基了,他还拿什么赏赐你?加封亲王都不够!” 大康的宗室是不断降级的,直到最后的子爵为止。 但这个降级并不是不可逆转回来的。 如果立下什么大功,都可以恩赐加升一级。 通常能得到这个殊荣的,都是宗人府宗正,恩赐下来后,他可以让自己的一个儿子爵位升级。 也有一些在宗人府做事很得赞赏的宗室,也能得恩赐加升一级。 或者是在灾难年景,大肆献出巨额家产,从而得皇帝恩准加升一级的,也有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