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平日里人家说南方人,都会下意识的忽略西南三省也是南方。 萧素琴琢磨了一下,慢慢的回答说:“他们普遍是比较富裕一点,比如基本的温饱还是可以保障的,哪怕只是郊区的农民,只要勤劳日子就过得不错。 特别是如今江南总督刘仁怀,最是积极打击那些土地兼并的大地主大富豪们,积极的推动江南发展手工业和织造业,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矛盾,也给了底下的民众们活路。 不过有钱的可以天天醉生梦死,没钱的却还是非常困难,江南的码头上,朝不保夕的码头工人数不胜数,他们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力来换取粮食,不知道哪一天倒下去,整个家里的支柱就没有了。” 顿了顿,萧素琴迟疑着道:“而且这几年江南的粮食大量的往外面流,他们本地的粮食几乎是没有什么剩余的。一旦江南也发生洪涝或者干旱灾害,恐怕整个大康都会乱起来。” 柳铭淇懂了:“你是说刘仁怀太顾着救别人,导致自己也没有存粮?” 萧素琴点点头,“事实就是这样的,江南最大的那群土地财主,手里存粮都很少。他们也是笨蛋,只想着高价赚钱,没想到自己多存粮,以备不患!” 少年笑了。 在正常年份,萧素琴这么想是对的。 可到了明年,自己的红薯就要从宿雾国运抵中原了。 只要有两三年的缓冲时间,红薯就能在大康的土地上迅猛的发展起来。 最多十年的时间,哪怕大康年年发生各种灾难,也有红薯这个救命稻草,总之不会崩盘。 前世的康熙六十年统治,各种灾难也是层出不穷,堪比明末了。 结果人家的人口还不断的进行增长,迅速的恢复到明末时期。 原因不就是红薯和土豆的作用吗? 吃多了红薯会拉肚子。 康熙康熙,天天拉稀,可不是吹的! 不过回头来一想,萧素琴对刘仁怀的评价挺有意思。 几乎所有人都在说刘仁怀的好。 别的不提,今年年初的云梦泽水灾,还有之后更大的蝗灾,全靠刘仁怀在江南运筹帷幄,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四方。 你说他是能臣干臣也好,说他是竭泽而渔也好,反正人家至少是把眼前给顾着了。 连今天都顾不了,还管明天干什么?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,刘仁怀在江南创造了税赋和粮食的连年增加,那么他对江南的水利、道路、商贸、农业等等,有做出什么事情没有? 别等到他一离任,留给下一任江南总督的就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烂摊子,那才是不厚道。 如若刘仁怀真的是一个干臣,那么过两年他调任回京的时候,正好可以帮忙柳铭淇将红薯推行天下。 毕竟这位一旦回了京,便一定会是文渊阁里面的副相,妥妥的大红人呐! …… 求点订阅! 喝点稀饭~~~ 话说一放假你们就飞了,订阅暴跌,这是啥状况呀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