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,各种特权必然是越少越好。 大康虽然在供养宗室和勋贵上面支出不少,但卖这些爵位就早已收回来。 外加商人们不断的发展商业,从他们身上收到的多的税赋,也肯定大于给宗室和勋贵们的。 如此简直是一箭三雕。 故而柳铭淇肯定这么做。 不为别人,也是为自己的子孙们。 他们生活在一个商业发达,并且全面领先吊打这个世界所有国家的国家里面,一定不会遭遇什么屈辱。 至于说会不会有改朝换代之后的那些风险,对不起,那已经不是柳铭淇能管得到的事情了。 他只能保证自己活着的时候,大康朝都是朝着正确的道路走着,都是一步步强大的。 这便是他为子孙们,为这个国家的民众们能做到的最好了。 …… 有了柳铭淇的主意,第二天一大早,景和帝便把宗人府宗正肃王、四位丞相、冯玉强、张翔等人叫了过来。 因为心里有事,昨晚大臣们都没有睡好。 但他们到了乾清宫,看到皇帝却是精神抖擞的,仿佛一点都没有受影响。 正在这儿奇怪,景和帝便笑着提出了柳铭淇的方案。 毫不夸张的说,一群人瞠目结舌。 肃王第一时间表示了坚决反对:“陛下,您这么一做,必然会导致宗室失衡,因为会有更多更好的爵位继承,他们一定会大肆生儿育女,这样我们的压力可就更大了呀!” 大康建国八十年,宗室总共人数才三千多人,可谓控制得非常好。 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降爵承袭的功用,另一方面就是庶子们还得降两级。 比如说,肃王的大儿子就是郡王,他的小儿子只能是公爵。 那么小儿子的二儿子,却只能是伯爵了,伯爵的二儿子,就直接降级成为最低的底线——子爵。 这么算下来,一个亲王的子孙,除了长子一脉以外,只要两代就能完全降级到底, 都已经是子爵了,那么子爵的待遇是什么呢? “岁俸银五百两,禄米五百斛。” 一年只给你五百两白银,外加三万斤大米小麦。 只有这么一点俸禄,你想要三妻四妾或者是多子多孙,几乎是不可能的! 想要日子过得好,唯一的办法就是少生,这样自然而然家庭的可支配钱粮便会增加。 老实说,这样的俸禄,哪怕是有上万个子爵家庭,对朝廷都没有太大的负担。 大康朝光是盐务方面,一年就有二千四百万两银子的收入。 其它的收入加起来,拢共差不多是一亿两白银。 另外每年的粮食税赋算下来是八千万石,江南占据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。 所以有了这两个收入,皇室的供养对朝廷来说,真的算不得什么。 可现在要变化,变得高等爵位的人更多,那么相当于多了一倍的人去大肆生育,长期下来肯定不好,皇族人口突破一万都要不了多久。 这便是肃王坚决反对的原因。 任何一任的宗人府宗正,都必须要把控制宗室人口当成很重要的一个工作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