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另外就是温度控制了。 如果没有人告诉是90度左右起反应,那么就要经过千百次的实验,才能最终得到一个可靠的结果。 这里面花费的钱财都不说,时间起码是几个月以上。 这就是现代人的好处,这些至关重要的知识点,只要通过学习记忆,就能够得到,而不用一个个的去实验。 为了这个,柳铭淇还得去制造玻璃水银温度计,也就是现代人用的那种,比起什么温度枪要可靠多了。 水银温度计是一七一四年荷兰人华伦海特发明的,以价格便宜、测试精准、携带方便等各种优势著称。 但是有一点,如果水银温度计破碎掉了,水银很容易通过呼吸进入人们的身体,造成伤害。 可这个对柳铭淇来说不是问题。 知道王明阳吧? 明朝第一心学大家,号称知行合一的圣人。 人家年轻的时候就靠吃水银来治病。 你没看错。 古代的水银真的是拿来治病的。 简直是乱来!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西医爱好者频频抨击中医的原因之一。 这样的做法实在是缺乏科学依据,而且完全没有的效用,不过这普遍是出在一些偏方之中,真正的中医大家们,是不会用这个的。 况且话又说回来。 西医最开始的时候,不就是靠放血来治病吗? 有病就放血,有病就放血…… 好多国王和王后,不就死在这上面吗? 而且鸦x治病可不是我大清才有的,欧洲大地上当时也到处是烟枪男女,西医也推崇过这个来治病,那些西医崇拜者怎么不说? 话题转回来。 水银这个东西被打碎的可能性的确有,但却不能讳疾忌医就不用了。 更何况在古代,这样的玻璃水银温度计可是贵重的东西,之前从来没有人见到过,谁家买到不是稀罕得跟宝贝一样,谁会胡乱放置,或者让小孩去玩耍呢? 肯定是用丝绸、厚布、棉花等等层层包裹住,等到要用的时候才拿出来,还得是小心翼翼的。 所以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很小,基本上柳铭淇不会去考虑。 其实玻璃水银温度计制作方法很简单,东西都是现成的,而且玻璃管多长、刻度间隔多少都是柳铭淇从一开始学习物理化学便已经知道的,他在现代就自己做过好几个呢。 只不过来到古代,他一时半刻没想起这东西。 做出来之后,柳铭淇还特意跟周御医讲了水银温度计的用途,惹得周御医拿去实验之后,直呼柳铭淇简直是活神仙! 柳铭淇跟他说了,测试体温以腋下为主。 36度到37度之间便是正常体温,超过37.3度便是发烧,到了39度就是绝对的高烧,需要赶紧处理,半点都耽搁不得。 既然有这么精确的标准,普通人都能做! 有时候单纯凭借手去把脉,始终有点不方便,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。 但像是周御医这样的大夫有多少? 散布在天下又有多少? 所以寻常的大夫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手艺的,必须要很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才能得到。 然而有了这个水银温度计,任何的大夫都可以准确的把握病人的体温,从而准确的用药。 所以普通人都可以测量出人们的体温,从而知道该不该送去看大夫了。 特别是针对小孩子,这一个水银温度计最有效。 婴儿根本不会说话,两三岁的孩子又表达不清楚,自然是发烧了都不晓得的。 通常等到大人们发现,许多小孩子都已经发烧得糊涂了,烧成了傻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