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在生死的恐怖约束之下,士兵们便会上下一心,既不贪功冒进,又不害怕而溃败,更不会把自己的战友丢给别人。 因为只要违反了,那一定是斩斩斩! 他们当兵又不是为了送死,而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的。 …… 第二天一早,苗炎便收到了柳铭淇写的厚厚一叠纸张。 都装订了起来,第一部分是昨天的军规,赏罚分明,没有半点含糊。 第二部分便是对士兵们的基础训练安排,参照减弱版本的德王府侍卫和千牛卫训练方法。 第三部分便是阵法。 苗炎仔细的看了一个时辰,然后才又把去淮安城闲逛吃早饭的柳铭淇给请来。 “殿下,为什么这种变幻无穷的阵法,会叫‘戚继光阵’呢?这戚继光又是哪位大贤?”他第一个问的是这个。 要说苗炎看书也很多,古今的名人都知道,为什么这个戚继光却是不晓得? 柳铭淇摇头:“这个世界上没有戚继光,但我喜欢用这个名字,有问题吗?” 苗炎一阵无语,然后不甘心的道:“没问题。” 他其实也料到了没有戚继光这个人,否则能编出如此阵法的大才,早就应该出名了,怎么会投奔到德王府去? 要是文人或者做生意的,那还可以理解。 但一个武人,作用就是杀敌立功,宗室在军事上根本就没有半点影响力。 投奔德王,就好比明珠暗投,完全是浪费了一身本事。 所以这恐怕又是德王殿下稀奇古怪的习惯之一了。 就像是他嘴里经常冒出来的那些词汇一样,天知道是从哪儿学来的,连皇上有时候都会用。 抛开了这事儿,苗炎指着策略上面的一点问道:“殿下,你这个训练方法太过简单了吧?就是每天站那儿一个时辰,然后练习向左、向右、向前、向后,最后再挥舞自己的兵器一千下。劳累不说,又太枯燥!” “想要迅速的成兵,只能这样拔苗助长了。”柳铭淇道,“倘若你给我一年的时间,我肯定不能这么做。但现在东瀛人入侵在即,想要一两个月之内形成战斗力,只能这样。” 要说古代的训练军士,简直就是开玩笑。 平日什么各种身体打磨、各种旗号训练等等,那都是传说中的事情。 基本上可以理解为,职业军人每五天能出操一次,能简单的训练一下,便可以称之为兵卒。 这些兵卒很多连最基本的左右都无法分清楚,只是一窝蜂的冲上去,然后又一窝蜂的溃败下来。 大康禁军那样的,才能天天都训练。 倘若到了紧急的时候,直接抓老百姓,发给兵器就让他们上战场,也是常有的事儿。 因此在苗炎看起来,柳铭淇这样有心训练一两个月,已经算是很认真了。 …… 戚军神坐镇! 欠更还完了~~ 但我巴不得欠账越多越好~~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