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我叫司马懿,你打我干嘛?-《史上第一绝境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边说完,摩拳擦掌就要来打周喷熊和梁昭爷俩。

    马如龙重重的咳嗽了一声,道:“晋王殿下,得饶人处且饶人!”

    刘文静见马如龙表态了,也跟着出声道:“好了,晋王殿下,此事就到此为止吧。”

    梁禅见他俩发话了,也只好作罢,伸出手指来指了指周喷熊和梁昭道:“老子这辈子会一直死死的盯着你们爷俩,上辈子我让你们那样欺负,这辈子,最好别给我欺负你们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撂完狠话,梁禅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,又恢复了之前人畜无害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都是戏精,马兄你看到了没,这帮封建社会的帝王没一个好东西。”

    王易扶着马如龙椅子的扶手冷声道。

    “哎,你也少说两句吧。”

    马如龙有些无可奈何的劝了一句,转头看向梁羽道:“今日摄政王来长安,咱们还是把正事先说了吧。”

    他这么一提议,整个含元殿算是彻底的安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梁羽坐在一旁的椅子上,抖了抖衣襟,道:“本王来长安,也是为此事来的。”

    刘文静眉头紧皱,马如龙嘴里的正是和梁羽口中的此事是什么他比谁都清楚。

    饶是他聪明绝顶,又有上官瑞鹤等人的帮助,却也对这件事有些束手无策。

    王易没好气道:“没错,趁着人都在,咱们也该说一说,接下来该怎么按照太子殿下制定的方案往下做。”

    自从洛阳之战,长安军获胜,梁俊昏迷。

    刘文静千方百计将东宫阵营稳定下来后,马上就面对了最为棘手的问题。

    那就是没有了太子的雍州改制接下来该怎么做。

    梁俊作为雍州改制的制定者和总执行者,所有的方案全都按照他的部署进行。

    虽然过程之中有很多问题,可架不住东宫有一批执行能力超强的团队。

    因此改制有条不紊的在梁俊的把握中进行着。

    可如今太子躺在东宫昏迷不醒,接下来改制该怎么做,所有人都没有主意。

    或者说,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主意。

    刘文静的意思是按照太子之前的改制架子继续执行,走一步看一步。

    毕竟雍州改制没有任何章法可循,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变法,对于雍州改制来说基本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。

    而以李秀宁为代表的雍州基层执政者则认为,要根据现实情况调整一些方案,这样才能保证太子的改制不会付诸东流。

    李秀宁说的也很有道理,改制的方案再好,也是他们在执行。

    作为基层执行者,最是清楚方案实施时的弊端和优点。

    太子没昏迷前,就经常听取雍州方面的反馈,同时调整接下来的方案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,调整的方案制定出来之后,需得先让李秀宁等人看一遍,同意了方才实施。

    东宫里还有一个声音,那就是以姚广孝为代表的穿越者们。

    这些代表了有太子十分器重的王阳明、柳永等人。

    他们的意思是,雍州改制乃是太子主导的,具体接下来该怎么做,只有太子亲自执行方才保证万无一失。

    可太子现在昏迷不醒,规划者和执行者变成了他们,为了保证保住现有的成果。

    东宫应该以他们擅长的方案来实施——暂且搁置改制方案,恢复之前的制度。

    百姓们若是有怨言,这个黑锅他们来背,等太子殿下醒了,再继续让太子制定新的改制方案。

    这样百姓们依旧拥护太子,从而让一些想趁着太子昏迷搞小动作的人死了这份心。

    至于说最后一派,则是王易和马如龙了——当然,马如龙是软站边王易,并不是十分支持王易的方案。

    按照王易的话来说,你们这帮封建社会的王侯将相懂个鸡毛雍州改制。

    我王易还有马先生乃是太子的老乡,太子爷想干什么我们最清楚。

    如今太子躺在床上,要想继续按照太子的方案走就得让我们拿主意。

    整个东宫现在有四种截然不同的声音,刘文静虽然是东宫二号人物。

    可其他三派全都不是省油的灯,哪一个都有自己的道理和拥护着。

    因此才让他头疼。

    东宫这边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就没办法和梁羽制定切实的盟约。

    而梁羽又是支持李秀宁的。

    可李秀宁的方案一旦实施,刘文静这东宫二号人物的位置肯定不保。

    太子昏迷前把这么一摊子交给自己,刘文静并不贪恋权力,只是怕辜负了太子的信任。

    他若是不把控着,万一最后玩脱了,太子醒来他如何交代?

    因此李秀宁的方案,他是万万不能同意的。

    不同意的结果就是四方僵在这里,以至于连发兵南楚为太子报仇的事都没有执行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就说一说吧。”

    刘文静无奈的叹了口气,坐了下来,做好了在含元殿待一天的准备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