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第304章 当卢和席镇 听到丁建辉这么说,方醒更加怀疑,一早就觉得这个水库有古怪。 而周围的人,以及许晴直播间的观众一听,全都傻眼。 感情现在看到的这条河,原本不是从这里经过的?古人故意将河流改道?肯定是为了遮掩什么,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。 “不能忍,必须抽干看一下。” “搞不好,下面是一座水下古城哦!” “兄弟,这个水库才多大呀?就水下古城了?顶多可能就是一个水下的古墓。不过,也不太可能吧!水下建墓,别说陪葬品,尸骨都不好保存呀!” “不是有一种叫水葬的吗?” …… 看着直播间闹翻天,刘世军无语,暗道:水葬是有,但不是这个葬法。 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,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。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,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。在许多神话中,都把水和神、幸福、美好、不朽连在一起。所以在安葬死去的亲人时,人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水葬。 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:漂尸式、投河式、撒灰式。 所谓的漂尸式,就是将死尸置于专门制作的死亡船上,放入江河湖海,任其自然漂流。漂向哪里,哪里便是死者的美好归宿。 而投河式,即将死尸背到河边肢解后,投入河中,或将尸体用布匹包捆后,坠上大石块抛到河中,以供奉河神。 这种方式,在雪区还算流行。 撒灰式就好理解了,先火化,烧成灰,然后撒到江河湖海。 这三种方式,都不是在水下建陵墓呀! 当然,也不是说没有水下的陵墓。 最出名的,无疑就是明祖陵,也就是朱元璋的陵墓。不过,它有点特殊,原本不是建在水下的,只是因为特殊原因,沉入了洪泽湖底。 洪泽湖水位连续下降逼近死水位,沉睡于洪泽湖水下300年之久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外罗城墙遗址逐渐露出水面,遗物零乱地分布在全长250米的中轴线上,其中有倒在泥水中的20对石象生。 据悉,为保护地宫甬道和拱门下的文物,当地政府从淮河紧急调度水源进行灌注,明祖陵地宫甬道和拱门又重归水下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