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孟川因为有本命文器的原因,可以镇压己身浩然气,使他人看不穿自身境界。 但是,蛇类这种生物,一般都有很敏锐的直觉。 白浅在看向孟川的时候,本能感觉到了危险。 花船外。 有几名年轻书生起哄,“孟兄,大家都作了诗词,不如您也来一首如何?” “是啊孟兄,大家都等着您写出一篇足以流传世间的诗词呢。” “...” 听到这些声音,就连姜天涯也开口说道:“要不你就勉为其难的写一首?” 孟川摇了摇头,大声道:“多谢诸位好意,但是在下真的不擅长诗词,无法与诸位相比,还请诸位饶过在下。” 有一名书生隔空向他敬酒,笑道:“孟兄,大家都是自己人,何须见外?您倒不如写写看,毕竟都是随性之作,哪怕写的不好也无所谓。” “孟兄,来吧,毕竟这是诗会啊。” “...” 姜天涯笑道:“我看你这是骑虎难下,盛情难却了。” “要不你为我写一首?” “那可不行,我等着你出丑呢。” 二人喝了点酒,倒是能说一些不见外的话了。 顿了顿。 孟川正色道:“诸君,在下真的不擅诗词歌赋,还请他人作诗吧。” 其实。 大魏朝南北文人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。 北方文人可能更擅长经义文章。 而南方文人,则更为擅长诗词歌赋。 “孟兄,你这就是不给我们杭州文人面子啊。” 不管在什么场合,总有那种起哄,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。 此人话音刚落。 所有的人都在陆续开口,力劝孟川写诗词。 与此同时。 船外的动静。 也被船里的人听到了。 那些女人,纷纷探出头来或者是依偎在护栏前看着孟川。 在月光的映照下,都显得仙姿卓约。 一座雅间内。 一名柳眉杏眼、肤白如玉、风韵楚楚的女子身着盛装,正看向孟川的位置。 身前,有几名姿色也算不错的女子,在相互议论着孟川。 不过,论美貌、身段、气质等,她们都略差于那女子。 “沐姐姐,您说这孟川,是真的不会作,还是不愿作?”有一名女子开口问道。 那盛装出席的女子,叫做沐婉瑜,现居京城,老家在这里。 此番回杭州,是为了接家中老人去京。 她年轻时,与杭州城里的几位名媛关系不错。 此刻,她们正坐在一起谈天说地,絮叨着儿时的友谊。 “不知道,也不感兴趣。” 沐婉瑜淡淡道。 她是真正具有大家闺秀气质的女子。 一举一动,一颦一笑,都令人觉得彬彬有礼,腹有诗书。 “沐姐姐,您在京城待了这么久,是不是早已见惯了不少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一幕?”有人好奇问道。 沐婉瑜嘴角微翘,温婉动人道:“诗词写得再好,又有什么用?大魏朝积病已久,需要的不是诗人,而是能人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