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当真是她?” “那得去看看这位才女长什么模样!” 很多士子,站在状元楼门前,看到了温婉如玉的沐婉瑜。 在顾青辞的鼓动下,孟川也缓缓来到门前,要打算代表这帮读书人向朝廷道谢。 然而,他刚矗立在门前,就看到了向自己莞尔一笑的沐婉瑜。 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。一笑倾人城,再笑倾人国。宁不知倾城与倾国?佳人再难得! 二人相视一笑。 万万没有想到,这吏部尚书沐衡之女,便是她。 曾经,二人在杭州城的中元诗会之上,有过短暂邂逅。 只是难以置信,她便是大名鼎鼎的京城才女沐婉瑜。 “孟先生,我们又见面了,仕女沐婉瑜,等着您履行当初在杭州城说的一番话。” 她深深作揖。 孟川知道对方指的是什么。 当初在杭州中元诗会上,他慷慨激昂的那番说辞,可是引来了无数人为之喝彩。 不过,其他读书人可不知道那番话究竟是什么,不少人都猜测,这二人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约定啊? 一位是新科状元。 一位是当朝才女。 不管怎么看,都是郎才女貌啊! ... 长乐宫。 皇后李轻眉正与当朝皇帝曹长柷散步。 二人身后,是数以百计的宫女太监还有侍卫。 他们没敢紧紧跟随,而是刻意与对方保持着一定距离。 这段距离,能使他们在极快的时间内,小跑到对方跟前,随时听候着差遣。 二人此刻正在议论本届科举。 “孟川所写的策论,朕看了,写的很不错,不仅是他,本届会试,有许多年轻人所作策论都不错。像是那萧玄、陈平安、顾青辞、方文、常青山等,都不错。” 此刻,曹长柷的脸庞之上,正挂着淡淡的笑意。 他似乎很满意,朝廷又招揽了如此之多的人才。 “妾身列举了一个名单,陛下若是觉得可行,那便就由这些人写史了。”李轻眉将名单递给对方。 曹长柷拿来看了看。 以孟川为首,韩墨、汤炳、岳锦、郭颢等十余名进士为辅。 只是这名单之上,却无榜眼探花的姓名。 李轻眉继续开口道:“凉王传来了信,他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陈平安,此人精通用兵之道,或可成为朝廷的钉子,钉在陇右道。 至于顾青辞...此人没有什么背景,更不是儒修,可腹中却藏有治国之策,倒不如让他跟着吕相锻炼一些时间,将来或可成为安国柱石。” “孟川呢?你对他又是怎么看的?”曹长柷问道。 李轻眉如实道:“学宫已经开始布局,北胡、西域各国、南蛮等,均有学宫和百家弟子出山辅佐,孟川...属于我们大魏。将来大战若启,可让此子掌兵,代我大魏一战诸国。 从此以后,此子气数,与我大魏息息相关,我相信,学宫与李先生,是不会看着这么好的一个儒道种子,陷入杀劫当中而不可自拔,届时,我们或许能掌握主动权。” 曹长柷点了点头,突然双眼一寒,负手而立,喃喃道:“三教百家,天上十二楼五城,执掌我人间气数太久了,是时候该还给我们人族了。” 李轻眉郑重作揖,“陛下万年,大魏万年,人道永昌。” 最后四字。 缓缓回荡在皇城当中。 人道永昌。 所有隐藏在宫里的高手,全部听到这四个字了。 他们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向苍穹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