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三章 朝堂争论-《书生风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「暂时没有,所以我才特地来向崔大人询问一些情况!」

    「什么情况?」

    「就是……」

    午时之前,周羽从崔九霄的府上离开,直接回了家。冯月等人问他去了哪,周羽却绝口不提,而是一头扎进自己的实验室,继续改进炸药的用料。

    一整天下来再没有其他大事发生,京城政务的最高长官私自逃跑,这引起了民间的广泛议论,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在谈及此事,并一直延伸到对沈默为官的评价。实际上,这些人平时最多接触到京县县衙,京兆府对他们来说,还是太遥远了一些。

    第二天,周羽仍旧上了早朝,负责点卯的小太监也重新把他纳入了正常到勤的人员行列中。

    「众爱卿今日可有本奏?」文皇又准备宣布退朝了。

    「陛下,臣有本奏!」右相王成站出来说道。

    周羽看王成要发话,两只眼睛死死盯着他的后背,似乎有所预料一般。

    「王相有何事进奏?」文皇问道。

    「月前我大文与乾魏两国的和议实际上并未达成,魏国地处北境苦寒之地,兵微将弱,不足为虑。然乾国坐拥江南诸州,钱粮富足,我大文与其鏖兵日久,难分胜负。而今和议不成,恐边境再起战祸,殃及我大文黎民。老臣建议,重启与乾国的和谈之事,以策万全。」王成有些苍老的声音传遍大殿。

    「哦?依王相所见,此次和谈又当如何进行?」文皇询问道。

    「回陛下,老臣建议陛下效仿前圣明之君,择我大文一公主与乾国和亲,则大事可成矣!」王成回答道。

    当王成说出和亲的提议时,朝堂之上顿时喧闹成一片。

    说是闹成一片,实际上大臣们还是分成了两派,一派是主战派,认为和亲之举是自认不如乾国的软弱表现,另一派则是主和派,认为和亲之举是消弭战祸,保护边境安宁的有利举措。两派各执一词,莫衷一是。

    直到文皇亲自开口镇场,百官才纷纷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「王相所谏之事颇有道理,诸位爱卿以为如何?」文皇开始公开征集文武百官的意见。

    首先是平西军大将军左冲站出来说道:「陛下,臣以为和亲之举甚为不妥,这会让乾国以为我大文惧怕他们,日后若是两国再起摩擦,乾国恐怕会得寸进尺!因此,微臣反对和亲一事!」

    兵部侍郎于敬不甘示弱,也立马站在行列之外说道:「陛下,左将军此言差矣!和亲并非意味着我大文畏惧乾国,而是要以此换取关河宁定、家国太平!左将军之辞实在是鼠目寸光,短视愚见!」

    没等文皇说话,征西军大将军张万勇又开口道:「我大文兵甲坚利,粮草充足,王师大盛之威令天下鼠辈胆寒,何须以和亲换取安宁?陛下,依末将愚见,和亲一事纯属画蛇添足!」

    户部尚书萧绥听见这话又不乐意了,对着张万勇辩驳道:「张将军,战端一开,国库耗资甚广,大将军是不当家不晓得油盐柴米贵,可曾考虑过我户部的难处?」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