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三章 朝堂争论-《书生风华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「国库之资,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,我大文战事乃是保百姓平安,难不成这也是胡用?」

    「尔等莫要逞匹夫之勇,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!」

    「笑话!派公主前去和亲,屈的是乾国的兵还是我大文之兵?」

    「你这是强词夺理……」

    这下文武两派真是吵的不可开交,文皇无奈,只能再次让众大臣先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「御史周羽何在?」文皇点名道。

    「微臣在!」周羽站出来回答道。

    「此事你怎么看?」文皇问道。

    见了文皇的举动,百官十分惊讶而且有些疑惑,陛下怎么问起这个黄口小儿的意见来了?

    「回陛下,众位将

    领和诸位大人的意思微臣都听明白了。总结起来,诸位大人认为,和亲有三利,其一是能保我大文边境宁定,其二是能维持国库安稳,其三是效仿古帝赐女与乾国成姻,彰显大国天威。而众位将领则觉得和亲有三弊,一是恐让乾国轻看我大文,有损国体,二是怕我大文与乾国日后的来往甚至是摩擦中处于劣势,三是我文国诸军刚刚配发坚兵锐甲,不战而求和有伤军威。」周羽将各方观点都汇聚在一起,分条陈列出来。

    文武大臣听了周羽的论述,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,周羽总结的内容正是他们心中之意。

    就连王相都转过身来看着这个年轻人,想听听他接下来还会说点什么。

    本来这个时候周羽应该发表自己的意见,可他偏偏不走寻常路,而是直接冲着王成发问道:「既然如此,不知王相认为和亲是利大于弊,还是弊大于利呢?」

    区区一个六品御史竟然当堂向文国的右丞相发问,周羽的举动将在场所有人都惊到了,包括坐在龙椅上那位。

    王相没想到周羽把问题抛到他这儿来了,他有些准备不及地回答道:「本相认为当是利大于弊……」反正是他提出来的和亲,难道还能自己推翻自己不成?

    随后王成又说了一大通官话,大概意思就是和亲之事乃是自己为文国大局考虑才献出的计策。

    「王相忠心为国,下官十分钦佩!乾国的四皇子尚未娶亲,下官听说王相有一孙女,年方及笄,又生得乖巧玲珑,不如就请陛下册封王相的孙女为安陵公主,赶赴乾国,与四皇子和亲吧!」周羽说道。

    「你……」王相被周羽气得当场语塞,一时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