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五章 浮天沧海远,鱼龙听梵声。-《幻之盛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(闽粤沿海,多山少地,土地贫瘠而海岸线漫长,大多数人迫于有限的土地和产出养不了人,而不得不形成在海上讨生活传统,是为历朝历代虽然屡屡有海禁政策,却屡禁不绝的历史根源

    但是这种传统与大航海时代追逐风险

    ,利益化的商业背景有本质的不同,他们严格说是农来的商人,农业本位的社会经济基础,决定他们骨子里对土地的渴望情节,是难以想象的。从商只是一种捷径。稍有发达就购买田地,建房、娶亲、修坟作为仅有的几件人生大事,几千年前如此,几千年后现代社会依旧如此)。

    此时琼崖两州,本来就是地处偏远汉夷混杂的下州,岛上汉族居民多是流放者的后裔,人口有限,这建造房屋修缮港口开发地方劳动力缺口,就是由他软硬兼使,以酒食、铁器为代价,从岛内僚、黎诸部诱募来的夷人青壮,所填补。按照他呈条讨追加投入的打算,说是这些夷人性情简单刚直,习惯了汉家精美的衣冠饮食了,还指望让他们再回去,劝诱更多的人出来卖力,归化为民,所以需更多的物资纭纭。

    “有什么紧事情”我落坐,拔了一丛嫩竹心,嚼的满嘴竹香。

    “说有是大德僧流徙涯州,欲请兴佛事”薛景仙亦步亦趋的跟道

    “和尚跑到我家领地搞什么”。

    “据说是出海传法遇风,漂流至此的”。

    心中一动,有些惊讶“可知此人怎么称呼”

    “那人自称法号鉴真”

    我倒,口中的东西全喷了出来。

    居然是那个六次东渡.五次失败.历尽坎坷。眼睛都搞瞎了依旧孜孜不倦地传教狂人鉴真和尚。在后世简直太有名了,基本上小日本一来人,上级领导一强调中日友好历史,如何渊源纭纭,就把他拉出来当金子招牌,听的耳朵都起老茧了。

    他俗姓淳于(就是官渡之战,被曹操火烧乌巢,顺手干掉的淳于琼后人)。扬州江阳县(今江苏扬州在14岁时被智满收为沙弥,配居大云寺。神龙元年道岸律师受菩萨戒。次年在长安实际寺依恒景律师受具足戒。号称“巡游两京,究学三藏”。对于律藏,造诣尤深。身兼唐代佛教律学三宗。南山宗,相州日光寺相部宗、西太原寺东塔宗之长。

    后回到扬州大明寺修行,成为当地佛教领袖、大明寺方丈,受其传戒者前后有四万余人。时人誉其“江淮之间,独为化主”在医药学方面,更是博达多能,品鉴极精,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,为人治病,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。医道甚高。

    后有日本僧人荣睿、普照受日本皇室的委托,到扬州恳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“真正的”佛教。为日本信徒授戒。当时,大明寺众僧“默然无应”。唯有鉴真表示“是为法事也,何惜身命”。遂决意东渡。并发下宏愿“不至日本国。本愿不遂”,只是他这宏愿应验成了乌鸦嘴,五次率众东渡,但均因天时、人事不利而失败;还死了不少弟子,连他也因为患病(疑为败血症),海上漂流多日延误治疗的而瞎了。

    将佛学律宗和中土医药学、书法一起传入日本,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。日本地天皇.皇后.皇太子先后登坛.请鉴真授戒。接着.鉴真又为僧人授戒还有80舍弃旧戒.由鉴真重新授戒。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传戒的开始。由于鉴真的努力.日本才开始戒律一宗.而鉴真就是日本律宗初祖。
    第(2/3)页